读懂孩子的“画外音”:从涂鸦中破译他的内心世界亲子伴读网
孩子的画,不仅仅是信手涂鸦,更是他内心世界的“投影”,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。如果我们只会说“画得真像”,那就错过了太多了解孩子的机会。学会倾听孩子的“画外音”,是走进他心灵的另一扇窗。
如何通过绘画观察孩子?
线条的力度: 用力很深、甚至把纸划破,可能代表内心紧张、愤怒或压力过大。线条轻浅、断断续续,可能代表孩子性格内向、缺乏自信或情绪低落。
色彩的选择: 通常,温暖明亮的颜色(如红色、黄色、橙色)代表快乐、活力;冷暗的颜色(如黑色、棕色、深蓝色)可能代表压抑、悲伤或愤怒。但切勿单一解读,需要结合孩子的整体状态。一个阶段偏爱黑色,可能只是他觉得这个颜色有力量,或在探索色彩的阶段。
人物与构图:
画自画像很小: 可能表示在集体中感到渺小、缺乏自信。
把某个人物画得特别大或特别细致: 表示这个人在他心中非常重要。
家庭成员缺失或距离很远: 可能反映了孩子感受到的家庭关系亲疏。
画面充满整个纸面: 通常代表孩子性格外向、自信。画面只占据一个小角落,可能代表孩子有些内向、拘谨。
最重要的步骤:倾听孩子的解读
不要问:“你画的是什么?” 这个问题太笼统。
要问:“能给我讲讲你的画里发生的故事吗?”
然后,带着好奇和欣赏去倾听。你会听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。他画了一个黑色的太阳,可能不是因为心情不好,而是“太阳戴上了墨镜”;他画了一个张牙舞爪的怪兽,可能代表他内心对某种事物的恐惧。
通过绘画这个安全的媒介,孩子可以宣泄情绪、表达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恐惧和愿望。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分析师,只需要成为一个满怀兴趣的、不评判的听众。这份理解和接纳,就是对孩子内心世界最好的呵护。
推荐文章
Recommend article-

如何指导一年级孩子阅读
网友分享/阅读:10 -

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适合其年龄特征的“磨耳朵”训练
网友分享/阅读:8 -

亲试管用 改良版艾宾浩斯记忆法 不背单词
网友分享/阅读:7 -

RAZ怎么刷最有效
网友分享/阅读:11 -

波西和皮普(配乐情境版,全集完)
网友分享/阅读:34 -

《小小的世界》第一季。微观镜头上演的生命史诗
网友分享/阅读:11

热门文章
HOT NEWS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