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亲子伴读网
1. 生长发育监测
定期健康检查:婴幼儿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,1岁以内婴儿应在出院后1周内、满月、3月龄、6月龄、8月龄和12月龄进行检查,1-3岁幼儿在18月龄、24月龄、30月龄和36月龄时进行检查。
体格生长监测:使用0-3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进行家庭自我监测,若体重、身长等指标异常,应及时就诊。
心理行为发育监测:关注婴幼儿的心理行为发育里程碑,定期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检查。
2. 营养与喂养
母乳喂养:提倡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,之后逐步添加辅食,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。
微量营养素补充:足月儿生后数日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 400 IU,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更多。
辅食添加:6个月起添加辅食,辅食种类应包括谷薯类、动物性食物、蔬果等,逐步增加食物种类和数量。
3. 交流与玩耍
亲子交流:通过抚摸、拥抱、语言交流等方式进行亲子互动,促进婴幼儿的情感和语言发展。
玩耍运动:提供自由玩耍和亲子游戏的机会,促进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认知发展。
4. 生活照护
居家环境:营造温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,提供适合婴幼儿的用具和玩具。
日常护理:包括衣着护理、盥洗护理、大小便护理等,培养婴幼儿的自理能力。
睡眠照护: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,每天总睡眠时间在婴儿期为12-17小时,幼儿期为10-14小时。
5. 伤害预防
加强看护:看护婴幼儿时应专心,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,不从事其他非必要活动。
营造安全环境:排查和清除婴幼儿活动区域内的危险物品,使用安全产品。
紧急处置:养育人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,如心肺复苏、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。
6. 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及照护
高危儿护理:对早产儿、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儿进行家庭干预和护理。
营养性疾病防控: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、营养不良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。
传染病预防:及时接种疫苗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注意个人卫生。
危重症识别:如婴幼儿出现精神状态差、呼吸困难、频繁呕吐等症状,应立即就诊。
推荐文章
Recommend article-
出发吧!科学特工队
网友分享/阅读:26 -
新生宝宝如何科学喂养?这份科学指南请收好
网友分享/阅读:6 -
宝妈坐月子,宝爸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手爸爸
网友分享/阅读:3 -
宝宝如何学会自主入睡?多大能自主入睡?
网友分享/阅读:3 -
新生儿怎么带?总结了10条带娃准则,月嫂都不一定知道,速藏!
网友分享/阅读:2 -
新宝妈必看!轻松带娃的30个窍门!
网友分享/阅读:4

热门文章
HOT NEWS